close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為「漂鳥營學員 回娘家學習」,內容主要提到農委會執行的「漂鳥計畫」,吸引不同工作領域的年輕人投入農村永續發展工作,趁著四日台東農業改良場舉辦的開放日活動,35名學員「回娘家」之餘,並嘗試著現有專業和農業結合的可行性。
之前學姐就提到漂鳥計畫而6月參加漂鳥營,對於這個名詞"漂鳥"更充滿好奇,
何謂「農業漂鳥計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了鼓勵青年親近鄉村、對農業產生認同感,遂發揚19世紀末德國青年所發起的漂鳥運動,期待藉由漂鳥計畫,讓農業及農村成為都市青年的最後歸宿,並改善台灣農業人力老化、勞力不足的問題。
的確,台灣青年人對於生活目標及社會公益之參與度,不及網路遊戲及追求物質享受之重視,
希望透過自然教育與農業體驗的生活教育,提供青年人最好的心靈故鄉,
非常認同這個理念和這項活動,資訊發達社會進步,
可惜的是人與人之間甚至人們對這塊土地的距離和感情沒有更加緊密,
沒有機會接近國土大地也不容易產生認同感,如果讓大家都有機會藉進大自然親近這塊土地,能夠了解它的真善美,
從中追尋生活的真理與磨練生活的能力,渴望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我對農委會舉辦的"園丁計畫"更有興趣,
可能因為在鄉下出生成長,阿公種菜,小時後要幫忙賣菜作生意,還要幫忙拔芋頭的鬚根和踩/曬菜圃,
印象很深刻有一年阿公突然種西瓜,可能土質不適合吧,每個都很小沒啥賣相,
結果整個夏天都在吃西瓜,超超超過癮的啦~~
真希望以後可以賺大錢,無後顧之憂時就可以當農夫,享受自給自足的樂趣,享受上帝的恩澤~~
全站熱搜